热油管道1期设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热油管道1期设计

2025-01-08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更好的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_重庆科技学院课程设计目录目录TOC\o1-3\h\u72351总论 设计参数2.1工程概况某油田初期产量油350万吨/年,五年后原油产量达到550万吨/年,计划将原油输送到440km外的炼油厂,要设计一条输油管道,采用密闭输送方式。设计的基本要求:(1)确定管道材质及规格;(2)一期数量(350万吨/年)条件下,设备选型,确定运行方式;(3)布置热站和泵站(4)一期条件下(350万吨/年)条件下,考虑翻越点,若存在翻越点给出解决措施;(5)绘制一期工程首站工艺流程图1张;2.2管道设计参数地温资料如下表2-1所示。表2-1管道埋深处地温资料月份地温℃6高程里程表如下表2-2所示。表2-2输油管道高程里程里程,km347380440高程,m0输送压力6.5MPa,末站剩余压头80m,局部摩阻为沿程摩阻的1.2%计,20℃相对密度0.854,50℃粘度6.5mPa.s。粘温指数0.037。进站温度控制在38℃。保温层采用黄夹克,厚度45mm。土壤导热系数1.0W/(m﹒℃),埋地深度1.0m。最高输送温度70℃,最低输送温度36℃。3基础工艺计算3.1管道规格依据为满足管道二期运行要求,所以计算管径时依据二期输量计算。3.1.1平均温度计算公式(3.1)式中——加热站的起点,终点温度,℃。已知℃,℃,将数据代入式中得:℃3.1.2平均温度油品密度公式(3.2)式中——温度为及时油品密度,;——温度系数,3.1.3流量计算计算时年输油时间应按350天(8400h)计算。(3.3)式中G——年任务质量输量,;Q——体积流量,;——油品平均温度的密度,。将代入式中得:m3/s将代入式中得:m3/s3.1.4油品黏度(3.4)50℃时,,油品密度:代入式中得:m2/s(3.5)式中——温度为时油品的运动黏度,m2/s;——黏温指数,1/℃。将m2/s代入式中可得49℃下的平均粘度。m2/s3.1.5管道内径(3.6)式中Q——体积流量,;——经济流速,。经济流速取值范围是1~2m/s之间。假设=2.0m/s。将m3/s,假设经济流速m/s代入式中得:3.1.6管道壁厚(3.7)式中P——管线设计的工作所承受的压力;D——管线内径,mm;——焊缝系数:无缝钢管=1,其中:直缝管和螺旋焊缝钢管=1;螺旋埋弧焊钢管=0.9;——刚性屈服极限,查表3.1;C——腐蚀余量。根据所输介质腐蚀性大小取值,当所输油、气中不含蚀性物质时C=0,当所输油、气中含腐蚀性物质时C=0.5~1.0mm;F—设计系数查表3.2。不同钢材的屈服极限见表(3.1)。表3.1各种管材的刚性屈服极限钢管材质优质碳素钢碳素钢A3F低合金钢16MnAPIS-SL1020X52X60X65X70,MPa413448482表3.2不同环境、地区的设计系数的选择工作环境管线 野外地区居住区,油气田站内部、穿跨越铁路公路小河渠(常年枯水面宽≤20m)输油管线.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规范,根据油品年输量及输送压力要求,在工作所承受的压力以及从经济方面考虑,选择规格为X70的管材,其最小屈服强度为482MPa。将P=6.5MPa,d=373mm,,,,代入公式得:3.1.7管道外径(3.8)式中d——管道内径,mm;——管道壁厚,mm。将d=373mm,代入式中得:通过国家输油管道规格查得管道的管材为X70,公称直径为DN400mm,管外径D=426mm,壁厚6mm。3.1.8验证经济流速根据选择管道,内径:将d=414mm,Q=0.218m3/s代入式中得:经济流速满足在1~2m/s之间,所以最终选择的管道符合。3.2热力计算3.2.1确定流态(3.9)式中——管内径,m;——输送温度下原油的运动粘度,;Q——管路中原油的体积流量,。因为Re=265983000,所以原油在管路中成紊流状态。课题给出保温层采用黄夹克,厚度45mm。查得第一层低合金钢管,它的热导系数:。第二层聚氨酯硬制保温层的导热系数可取,此处取。3.2.2总传热系数(1)传热系数(3.10)(2)总传热系数(3.11)式中d——管内径,m;——第i层的外径,m;——第i层的内径,m;——最外层的管外径,m;D——管径,m。若,D取外径;若,D取算数平均值;若,D取内径。油流至管内壁的放热系数,在紊流情况下比层流时大得多,通常情况下大都大于。因此在紊流情况下,对总传热系数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而在层留情况下就必须计入。管最外层至周围介质的放热系数。(3.12)式中——土壤导热系数,;——管中心埋深,m;——最外层的管外径,m。将,,代入式中得:=2.03所以:3.2.3原油比热容比热容用来表示物质间的吸热或放热能力,原油比热容的数值随原油温度上升而增大,可由下列公式计算。(3.13)式中——15时原油的相对密度;c——比热容,KJ/(Kg·℃);T——原油温度,℃。根据3.1.2可知,℃得:原油的比热容为:KJ/(Kg·℃)3.2.4加热站布站质量流量为:(3.14)式中——原油质量流量,;——原油输量,;——管道全年运行时间,一年工作日为350天。将,代入式中得:确定加热站的进、出口温度,即站间管段的起、终点温度和后,可按冬季月平均最低温度及全线的K值估算加热站间距,(3.15)热油管全长L公里,加热站数n,(3.16)在进行n的具体计算时,有必要进行化整,必要时可适当调节温度。在以上基础上可求出每个加热站的热负荷:(3.17)式中——加热炉的效率,%;c——原油的比热容,J/(kg.℃);G——原油质量流量,kg/s;Q——加热站的热负荷,J/s。计算得:冬季月平均最低温度:原油出站温度是否合适,对输油成本影响很大。加热原油要消耗燃料,油温低时燃料费用少,但摩阻增大,使动力费用增加;油温过高,则动力费用减少,但热力费用增加。从经济角度考虑,假设℃则:设热油管全长为L,则加热站数n,可由下式:再把n=3代回可得则验证加热站出站温度:(3.18)70℃,合乎条件式中——加热站的出站温度,;——管道周围的自然温度,;——加热站进站温度,;G——原油质量流量,;L——管道加热输送的距离,m。向上取整,则取4个加热站所以热站的布置如下表3-3所示:表3-3热站布置表热站里程/km第一站0第二站110第三站220第四站3303.2.5加热炉的选取网上查阅到可选用LHD系列高效水套加热炉,其热负荷为150~1200KW,效率大于85%。管程压力小于35MPa,适用于天然气和原油加热,控制形式为自动(电/气)每个热站的加热炉数目为5台,四用一备。则加热炉的功率为:(3.19)式中P——加热炉的功率;n——每个加热站加热炉的数量;Q——加热站的热负荷。3.3泵的选型3.3.1水力计算将℃,℃代入下式中得:℃m2/sm2/s3.3.2摩阻计算一个加热站间的摩阻为:(3.20)总摩阻为:(3.21)全线)式中——沿线总摩阻,m;——加热站间距的摩阻,m;H——全线所需要的总压头,m;——末站剩余压头,m;——热油管道终点与起点高程差,m。带入数据得,3.3.3确定泵的型号根据以上计算,可知流过泵站的流量为:选DY450-60*9的泵,扬程为534m,流量360,转速1480r/min,轴功率778.4KW,效率69.8%,汽蚀量3m,叶轮直径430mm。配原动机为Y500-4功率为1000KW。一备二用。油流平均温度下的密度为:泵所产生的压力为:式中P——泵所可提供的压力,Pa;——油品的密度,;H——泵所提供的扬程,m。故所选择的泵符合管路原油输送要求。3.3.4泵站布置泵站数:(个)(3.23)式中——泵站数,个;H——全线所需的总压头,m;——泵所提供的扬程,m。采用平均法布站,其站间距为:式中——泵站站间距,m;——管线总长,m。取泵站内压头损失为,使中间站不再用辅助增压泵和避免输油泵发生气蚀,要求泵进口有一定的压力,压力的大小决定于泵的性能要求。在布置泵站时,进口压力太低会吸入不正常,太高会造成出口超压,并要考虑今后留有调节余地,故泵站进口压力控制在30~80m范围内,设首站进口压头50m。(1)当第一站与第二站站间距取147km,对应高程为Z=220m时,其进口压力为:(3.24)(3.25)式中——泵站进口的剩余压头,m;——泵站所提供的扬程,m;i——水力坡降;L——两泵站的站间距,m;——两泵站间的高程差,m;——泵站内压头损失,m。所以,故首站此时第二站进口压力为:符合标准要求,故第二站布置在距离首站147km处。(2)取第一站与第三站的站间距为294km,对应高程Z=240m,进口压力为:由以上可得终点剩余压头为:符合任务书输送要求,故全线)则有翻越点存在,反之不存在。带入数据,在147km处,;在294km处,在440km处,以上所得均小于H,故不存在翻越点,泵站布置合理。4设计结果本设计的输送方法为密闭输送方式。根据计算结果并查询国家输油管道规格得本次设计管道采用管材为X70,公称直径为DN400mm,外径426mm,壁厚6mm。根据热力计算公式得热站的布置如下表所示:选用LHD系列高效水套加热炉,其热负荷为150~1200KW,效率大于85%。管程压力小于35MPa,适用于天然气和原油加热,控制形式为自动(电/气)每个热站的加热炉数目为5台,四用一备。表4-1热站布置表热站里程/km第一站0第二站110第三站220第四站330根据水力计算公式得泵站的布置如下表所示:选DY450-60*9的泵,扬程为534m,流量360,转速1480r/min,轴功率778.4KW,效率69.8%,汽蚀量3m,叶轮直径430mm。配原动机为Y500-4功率为1000KW。每个泵站二用一备。表4-2泵站布置表泵站里程/km高程/m第一站0220第二站147220第三站2942405参考文献[1]张其敏,孟江.油气管道输送技术.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8.[2]蒋洪,刘武.原油集输工程.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3]姬忠礼,邓志安,赵会军.泵和压缩机.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4]帅健,于桂杰.管道及储罐强度设计.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5]GB50253-2003.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若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相关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一些下载相关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客户服务

电话:0739-522-5598

手机:186-0739-7870

  乐鱼官网app登录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