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省安委会部署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以来,各地企业纷纷响应,积极探索创新的方法,引导员工聚焦于“人、机、环、管”,强化内部监督,及时排查和整治身边的安全风险隐患。本文精选了几则典型案例,以期为公司可以提供借鉴,持续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威格电气积极做出响应安全风险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建立了完善的全员隐患排查机制与报送渠道。员工能够最终靠扫描二维码上传安全风险隐患信息至公司安全风险隐患数字化管理平台,简化了上报流程。同时,公司设定了年度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指标,达标的员工均可获得安全激励奖励。这一制度的实施,体现了企业遵循正向激励原则,有效促进了员工参与安全风险隐患排查的积极性,营造出全员关注安全问题的氛围。
在2024年,威格电气的员工共计排查出4536条安全风险隐患,公司为此发放的安全奖金高达130000元。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安全管理的有效性,还增强了员工的责任感与归属感。
阿姆斯壮公司确立了“零伤害”的安全目标,建立完整事故隐患报告奖励机制,全年安全奖励资金投入近百万元。该公司利用“钉钉”移动办公平台创建隐患上报平台,员工可通过“随手拍”方式上报隐患信息,2024年累积上报隐患475条,较以往的纸质汇报形式增加了近五倍。
一位员工施国松在发现仓库4号装货码头空压机的电柜外电线断裂后,立即在隐患平台上传了图片,并采取临时措施,关闭了该电柜的电气设备,避免了可能引发的触电事故。经过后续的安全管理部门核查,该隐患得到了及时整改。施国松因其迅速的反应与出色的责任心获得了2500元的安全奖金。这种机制促使员工更加关注安全,形成了一种彼此关爱的工作文化。
在江苏淮安经济开发区,一位名叫鲍建业的锅炉主管在巡查中发现了5号炉布袋除尘器和引风机的运行异常。经过深入排查,鲍建业发现布袋除尘器顶部漏风,引风机叶壳存在多处腐蚀漏点。由于处置不及时可能会引起锅炉被迫停炉,严重影响安全生产,他迅速向公司报告并组织人员进行检修。最终成功化解了潜在的隐患,得到了公司的嘉奖,奖励现金3000元。
在江苏捷创新材料有限公司,一位员工在操作5T行吊设备时,听到异响,快速向车间安全员汇报。公司在第一时间安排修东西的人对该设备做排查,发现挂钩上的一颗固定螺丝松动,存在掉落风险。修东西的人及时加固处理,避免了一起有几率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按照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该员工获得了500元的奖励。
各个企业通过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不仅提升了隐患排查的效率,也激发了员工热情参加的热情。通过设立奖励机制,员工在发现安全风险隐患时的主动性明显提升,企业在推进安全管理工作中将从“事后反应”式的管理转变为以预防为主的管理模式。这种转型将为企业构建更加坚固的安全保障,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生产安全,也提升了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
通过这一系列案例,能够准确的看出,鼓励员工参与安全管理,不仅是遵循法律和法规的需要,更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员工的积极支持和参与,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更加有效,形成长效机制,真正的完成安全生产的目标。这种由内而外的转变,将推动行业安全水准的整体提升,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注入新的动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